民族文化风景线
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特有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滇西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河谷地带,少数散居在怒江两岸的福贡、维西县。
独龙族内部分为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家族长负责处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族人之间亲善友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男子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现在服饰已有了较大改观,妇女仿傈僳族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
独龙族以农业,采集和狩猎为生,“卡雀哇”是唯一的节日,多在冬腊月举行。节日里,每个民族和部落都要集体猎取野物,杀猎宰羊,部落主妇将食物分给各个家庭,他们称为“分食”,也有剽牛活动。清晨,人们来到山寨的旷地,随着芒锣的响声,手牵手跳起本民族的传统舞蹈。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该语族中保留早期面貌较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口虽少但很有学术价值。独龙族的信仰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所以,灵魂观念、鬼的观念、天的观念一直是独龙族原始信仰的核心。灵魂观念的最具体的表现方式即妇女的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