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苑数字报纸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第29期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莲花苑

莲花苑莲畔之音 书生意气  行稳致远 沉睡于风中

PDF阅读
莲畔之音
莲畔之音
02

书生意气 行稳致远

 

书生意气 行稳致远

民大附中高中数学组 马明强

今年教师节的时候,我跟学生说起,书生改变世界。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臭老九说的就是我们。但其实改天换地也多是书生。毛主席、邓小平同志、习总书记、朱镕基总理,都是读书人,都是书生。支撑起国家兴亡的,正是这些个“顽固不化”的书生们,这些“痴痴傻傻”的书生们,这些“痴心妄想”的书生们。他们总不精明,总是对利益非常迟钝,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次我们参观学习了包括重庆南开和成都七中在内的形形色色的学校,这些学校仿佛就是现代社会一个剖开了的断面,抬眼望去,让人惊喜、让人振奋、让人赞叹。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有些学校那厚重的书生气穿过了百年的时光,仍然散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继续影响着一代代学生,也打动着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旅人。

第一、 书生的学校做学问。

书生气的学校做学问,像他们所做的学问一样的纯粹。

我们参观了一所学校,学生杂乱堆放的书籍和黑板上没来得及擦去的字迹,述说着这里日常每天发生着的故事。我想请大家仔细的看一下这些书,是高等数学电磁学通论大学物理实验。黑板上的内容,很遗憾,我看不懂。

第二,书生的学校授艺,不问前程。

我们在成都七中校园的时候,操场上有很多学生在打排球。这些孩子体现出来的排球水平很高,打得非常精彩。不禁想起,自己以前也带过初中生学排球,当时是为了过中考,容易满分。学生排球倒是满分了,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怕是连最基本的排球规则都是不知道的。所以说,书生授艺,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第三,书生的学校高瞻远瞩。

重庆南开和成都七中这样的百年名校,是不把北大清华贴墙上的,它们也不把追逐升学当目标,而偏偏每年又有大批量的学生被顶尖大学录取。他们的第一梯队是竞赛梯队,第二梯队是世界顶尖大学梯队,第三梯队才是清华北大梯队。

现如今,很多学校还在挂着清华、北大学生的时候,他们已经挂了很多两院院士以及院士们在峥嵘岁月里的那些峥嵘的故事。那些无声的绘像挂在那里,那些无声的雕像站在那里,却比任何表达都丰满和动人。

第四,书生的学校精彩纷呈。

书生的学校,学生的生活依然很紧张,但他们的生活被各种丰富的校本课程、专业的技术辅导、更高层次的深入学习所填满的。他们同样不轻松,甚至强度更大。但是他们非常幸福,所以他们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最后,当我收拾行囊清点所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非常感动。印证了一些想法,也带来许多灵感。特此,就培养国仕班的一些做法斗胆向各位汇报。

国仕班,我要培养书生。

学生负责制。三十八个人每个人都分担一份任务,三十八个任务的总和就是班级的所有事务。比如说课代表他就要负责全班同学这一学科的学习。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谁也不能坐享其成。事务的发展总是粗糙的,在以做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过程里,问题难免发生,比如班级零食盒子经常会断供,班级水吧里的蜂蜜质量不行等等,教会学生这些,也就教会了他怎么做事和怎么做人。

我们做的也不好,也还在路上。当然努力培养就会有收获。比如地理课代表他自己一份试卷,交给潘老师审阅以后,潘老师加了一个题,然后就拿给全班做了,做完后也由课代表批阅。如果每个同学都这样主动去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事情。38个人,一定比一个人做好。

阅读工程知书才能达理。我们制作了班级的阅读材料,自从班级组建以来,两周一册,已经有11册了。我们相信语文不单单是思想的表达方式,更是思想本身。所以阅读材料里承载的更多的不是文学性的内容,更多的是犀利的评论,新鲜的事件,独到的观点和数据支撑下的理性判断。

不以大学为目标的学习过程。班级的后黑板,没有悬挂大学校徽,只有我们自己制定的班规和学习守则。我们相信,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我们实现梦想所必须经历的途径。我们相信,我们所喜爱的大学不会因为我们内心追求它而选择我们,而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变成了优秀的人,它自然会接纳我们。

国仕基金。国仕班组建开始,就支援昭通一所公办的初中至今。以上是被资助学生和他们发来的感谢。因为涉及钱的问题,所以国仕基金的操作很有门道。第一,钱是不经过我的,由国仕班班长管理,之前是陈驰骋,现在是杨欣瑶。第二资金的接受对象仅限历届国仕班成员,不对外。第三,我们不接受来源于父母的钱。我们只接受这样的资金:“暑假、寒假自动劳动收入,但不超过30%”。我们的意思是,把70%用于回馈家人和关爱自己。让学生做事本身,还有很强的目的,在这里不赘述。

“毕业以后的个人收入不限制”,这条体现出了我们的野心。说明国仕基金没有时间限制,无论是上学还是毕业以后,都是一届班长组织这一届国仕班的国仕基金。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关注并发现被帮扶对象,每个人也都有责任监督它的运转。我有时候还会畅想,这个东西如果运转得当,会不会有可能在未来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五、英语周活动。国仕班元宵节有猜灯谜活动,国难日有汶川地震纪念活动,等等。常规活动就比如我们正在做的英语周,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学生日常沟通不允许使用汉语,只能用英语,英语无法表达的同学那不好意思,你只能比划。这个事情前期需要很强的监管和控制,我们也在努力,不再赘述。

六、班级记录。这是国仕班的每日记录,每天一个人写,本来是要求写班级故事后来拓展到可以写个人对某件事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它经常会变成一个“老师语录”,尤其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杨老师、尤老师、潘老师、侯老师、熊老师出场率特别高。我们发现当天的学生拿到本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写作,而是一定会先把前面别人写的都看一遍。这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表达平台。我想这个东西以后说不定会很值钱。

七、借东风。学校和年级会组织很多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也会抓住机会,借学校和年级的风,来点自家的火。比如上次的班歌比赛,我们制作了班级的MV。虽然我们唱不是很好我想我们做的是有价值意义的。

在重庆的时候刚一下飞机,就听到了刘老师病倒的消息,那个时候邓老师正在我们的队伍里忙前忙后,潘老师家的媳妇正在待产。我们班的六位老师,除了潘老师都出去了,我们高二年级数学组的所有老师,每人都在帮我顶课,紧的时候一天要上八节课。阅卷的时候,川哥排阅卷任务给自己排了三块,我打电话给他申请任务,他也不给,只是告诉我要好好学习。

事实证明,杨副身上那种每天让人如沐春风的精神是会感染我们整个高二团队的,校长和书记身上的博达书卷气感染了我们这个集体。

所以外出学习,学习归学习,我不羡慕他们,因为我在我们这样一个团队里。校长和书记两位老先生,带领着我们这些小先生,教着我们的小书生。我们都是满腔义气的书生。

我们必定可以书生意气,行稳致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copyright-2013)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电话:0871-65847199 65846699
云教ICP备1407008 滇ICP备14005739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39号
关注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