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苑数字报纸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第38期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莲花苑

莲花苑晓荷尖角 巧设课堂,勤于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晓荷尖角
晓荷尖角
03

巧设课堂,勤于思考

□ 呈贡区跟岗研修教师 李姮

十二月是我学习成长最快的一个月。伴随着课赛的开展,我以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鹊桥仙》进行课堂展示,从听课者变为课堂设计者,是思考到实践的跨越,也是对九月份以来培训学习的一次总结。

纤云弄巧,课堂构思亦在“巧”

从选题到教学设计,是一个整合与打磨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置需要依据学情进行准确定位,知识板块衔接和课堂时间分配需要综合考量。这里特别感谢导师的指导,让我从中学到很多教学知识与技能。

本课我以“读”为线索,划分了四个教学模块:读准字音,读清诗歌,读透探究,读深情感。四个模块由浅入深,理解诗人秦观独特的爱情观,引发“共情”,在现实中如何与父母、同学和谐相处。

最终课堂达到的效果有:“读”串联起各个板块;课外拓展得到升华;“共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理解。课后反思,我也存在以下的问题:内容安排得过满;模块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语速控制不当。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一些思考。

朝朝暮暮,基本功训练须“朝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课堂语言需要做到简洁精炼;整合内容需要突出重难点,详略得当;教学板块衔接需要自然且环环相扣;具备同理心:学会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及尊重。在讲课过程中,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重构课堂,我会这样讲《鹊桥仙》

基于以上认知与思考,我会这样重构课堂:第一,课前准备导学案,包括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安排学生早读时熟读;第二,在文本解读之后,主要探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何被评价“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对比鉴赏其他七夕节的诗歌并引入舒婷的《致橡树》,对比感知。

这一次课赛,我明白了一堂好课需要目标明晰,内容完善,语言凝炼,学生参与,教师主导;其次,任务可以驱动目标的实现,分解教学目标为步骤,每一步骤包含任务,完成任务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在今后的培训学习,我会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向优秀教师学习,向身边到同伴学习,不断进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copyright-2013)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电话:0871-65847199 65846699
云教ICP备1407008 滇ICP备14005739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39号
关注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