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三爷二三事
上小学五年级那年,我和我爸爸回老家过春节。有一天,我对悬挂在堂屋的“光荣之家”牌匾很好奇,就问爸爸:“我们家有军人吗?”爸爸自豪地说:“当然有啊,是我的三伯父,也就是你的三爷。”接着爸爸就迫不及待地给我讲了三爷的英雄故事。
三爷1949年参军,虽然当时已建国,但云南的很多地方剿匪任务未完成。三爷所在的怒江某部队就随时面临着剿匪的战斗。三爷在部队很苦,但给家里的信中从不提及困难,总是说“要听党的话,要听毛主席的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表现出一名军人的精神风貌。后来,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三爷臀部被敌人刺了两刀,身负重伤。在住院期间,上级从外地调一个连来支援本地剿匪,但因土匪所在区域地形复杂,一时找不到向导。部队正发愁之际,三爷自告奋勇要当部队向导,医院院长跟他说:“你的伤口没有愈合,不能出院!”三爷说:“可以下地走路就行了,我最熟悉地形,我不当向导谁当向导?我必须去!”他就这样强行出院为新部队当向导,但那次战斗最终因敌众我寡且敌人占据有利地形而没有取得胜利,牺牲了很多同志,三爷也英勇牺牲了,长眠在战场上,年龄定格在了19岁。
我听爸爸讲着三爷的故事,从一开始的好奇,到了伤感,最后又感到了自豪。伤感的是三爷为了剿匪战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自豪的是三爷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三爷已离我们远去70年,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三爷是为国家实现站起来而奋勇牺牲的,三爷肯定不知道我国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正如陆游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有很多喜讯要告慰三爷。
从生产到户到改革开放,再到脱贫攻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小燕子飞回来都快找不到北了。村里茅草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瓦房和平顶房拔地而起;过去开荒为充饥,如今党的政策好,退耕还林领补贴;村里的电线沿着山脊伸向远方,“火把照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各种电灯的天下;宽敞的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原来的交通运输线“茶马古道”反而成了旅游风景线;老家门口的那棵榕树,长得茂密又硕大,它已有“独树成林”的冲动,在见证和诉说着家乡的巨变。看!枝头在随风摇曳,它仿佛告诉人们,家乡的大好前程还在后头,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大有盼头,山更青,水更绿,人们笑容更甜美!
可以告慰三爷的还很多,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学习本领,对得起为我们牺牲的先烈;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做不愧于新时代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