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苑数字报纸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五
第48期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莲花苑

莲花苑莲畔之音

莲畔之音
莲畔之音
02

奔涌吧,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 李心璐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该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勾勒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流群像,体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

白皮书正文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正迎来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显现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能力素养;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展现出不怕苦、不畏难的青春风采;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胸怀世界,展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阔眼光。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一大批优秀青年正引领社会之正气,传递青春之能量。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青年,命运羁绊,他不服输;训练艰难,他不怕苦。他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青年奖章,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三次;他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城市火种接力中穿着仿生手臂的第16棒火他曾十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记录,是残奥会中国泳坛的领军人物。他就是“无臂飞鱼”——郑涛。

2012年,郑涛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比赛开始时,只见他用嘴紧紧咬着毛巾保持身体的稳定;而抵达终点时,他用头狠狠地撞向泳池壁。这场比赛,郑涛打破世界纪录,当他从水中跃起庆祝的那一刻,背后仿佛拥有一双翅膀。全世界共同见证了无臂飞鱼的横空出世!

2020年东京残奥会上,31岁的郑涛更是独揽四金并四破纪录。

成绩来之不易,拼搏映照精神。对郑涛而言,每一块奖牌背后都饱含艰辛的汗水与长久的坚持。

滇池边长大的郑涛,幼年时不幸因意外失去双臂。此后他经历了很长一段阴郁的日子,直到云南省残联选拔游泳运动员苗子时,郑涛开始想要证明自己,实现人生的理想。于是那年盛夏,14岁的无臂少年踏上了自己的征途,那条百米泳道,便是他要征服的海。

在最初训练时,郑涛只能靠腿拼命蹬水,扬着头换气,没扑腾几下,身体便失控下沉,水流灌入口鼻,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慢慢的,他学会利用腹部和腿部肌肉发力,让身体顺着水流上下摆动。然而截肢部位的伤口因长期泡在水里引发了感染,他让队医上了药,套上防水罩,继续训练。没有手臂发力,他学会了咬着毛巾借力出发;接近终点时,身体难以缓冲,他就索性将头撞上池壁。队里安排每天训练5小时,郑涛不练够10小时不罢休。10个小时,100的米泳道,300次的往返便是300次猛烈的撞击,这一坚持,就是17年。

对普通人来说,体育也许只是竞技事业。但郑涛对来说,这,就是重生!不服输的精神让他站上了最高荣誉的领奖台,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天道酬勤,什么是坚持的力量!即使没有双臂,仍然全力冲刺,劈波斩浪,成就梦想。

在训练场上、在竞技场上,还有无数青年健儿在刻苦训练、勇攀高峰,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让《义勇军进行曲》赛场上空久久回荡,向世界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中国青年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值此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将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奋进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最后,我想把4月25日习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广大青年的勉励分享给大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奔涌吧,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copyright-2013)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电话:0871-65847199 65846699
云教ICP备1407008 滇ICP备14005739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039号
关注莲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