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时光
8月22日2时22分,我还在教室里,大多数同学都睡着了,外面一直是做核酸的声音,很吵,吵到我睡不着。
9月1日,当我翻开日记时我看见了这段写于8月22日的醒目的文字,于是,我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回忆。
我想起了并不美味的隔离餐是靠老师人工抬上五楼的,缺少的学习资料是靠班主任送到手里的,早上起床是靠老师喊的,零食是由家长送的……
当我看到送餐时老师汗流浃背,听到他们急促而不均匀的呼吸,见到平常弱不禁风的老师也拎起一大袋盒饭时,我突然觉得,那并不美味的盒饭是有多么难得,有多么美味。无论他们有多累,我们总是他们心里的第一位,“有没有同学没领到饭,有没有人没有筷子,饭不够的同学出来添饭。”他们每天重复喊着这些平平常常的话语,却在我们心中变成了超级大英雄,他们说:“我们不饿,你们快吃,不够吃再来。”他们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细腻的爱。
爱也许是大声说我爱你,但爱也是隔离中的一份午餐,一双筷子,爱是梧桐细雨,点点滴滴,细腻无声。
我又想起隔离期做的那些抗疫卷,恢复上课时老师的忙碌,想起校外老师发来的鼓励视频,想起拎着行李箱从校外回来支援的老师……
“明天我们就可以回教室上课了,你们需要在7:25之前完成所有事情,在门口排好队,我会来统一带你们去教室里。但年级上只有十几个老师,所以课表会进行一些调整……”班主任的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在脑子里。少得可怜的老师撑起了一个年级,他们使出全身的力气,真的让一个年级秩序井然。他们每个人看上去都精力充沛,但我们心里都知道,他们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工作量,比任何时候都要疲惫,只是他们不说也不怨。我们说天天就在宿舍和教室,连零食都没有,无聊透顶,但我们不知道有一些男老师正因为没有宿舍而睡在无人的教室里。
情也许是深情告白,但情也是独自承受的疲倦和并不柔软的地铺,情是氧气,铺天盖地,看不见摸不着。
我们把上课、吃饭、活动、零食想得太过理所应当,甚至老师和父母给我们的爱也是应该的。可这一次,我意识到那些东西都需要一群人在背后付出,不是理所应当,是难能可贵,是当我们拥有时需要虔诚感谢的。
当我们享受着来自老师的关爱时,我们何曾想起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女儿,是别人朝思暮想、牵肠挂肚的家人,是被别人深深爱着的人。在这十天的隔离中,他们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把我们照顾的开开心心,我们还是白白胖胖,可他们似乎都消瘦了,本就不好的身体看起来更加柔弱,平日激情昂扬的老师也有了几分的疲倦。
中国人的温柔是刻在骨子里的,我们不说我喜欢你只说今晚月色真美,我们不说我想念你只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因为你们灿烂的爱,我想热烈地感谢你们,老师,你们辛苦了!
我又想起,8月22日0时0分,全班大声对刘同学喊出的生日快乐,为她唱的生日歌,为她送出的最特别、最真挚的生日祝福。
看着校门口即将撤去的黄色警戒线,歇业又开张的商店,逐渐恢复正常的食堂。
这一切,终于过去了。